在上篇文章中講到氣缸磨損原因,今天就重點為大家講解一下氣缸檢驗方法以及技術要求,可分為氣缸圓錐度檢驗、氣缸橢圓度檢驗、氣缸最大磨損量檢驗和氣缸套與活塞配合間隙檢驗四方面。
1.汽缸圓錐度檢驗、氣缸橢圓度檢驗和氣缸最大磨損量檢驗


用量缸表測量汽缸的橢圓度和圓錐度,是在垂直于汽缸內壁工作表面的三個截面上進行測量的,如圖4-13所示。
第一個截面在活塞上止點時的第一道活塞環所處的位置,在這個位置,汽缸內壁磨損量最大;第二個截面在汽缸套內壁的中間位置:第三個截面在活塞下止點時的最后一道活塞環位置處,在這個位置,汽缸內壁的磨損量最小。在三個截面上分別測量出每一個截面的左、右和前、后方向的直徑,就可計算出汽缸的圓錐度和橢圓度。在同一個截面內測量出的互相垂直的兩直徑的差值為橢圓度。分別在汽缸套內壁的三個截面上的相同方向上,測量出的最大直徑和最小直徑的差值為圓錐度。量缸表在汽缸內壁磨損的最大位置外測量的直徑與標準尺寸的差值為該缸的最大磨損量。
在一般情況下,對汽缸套的橢圓度要求是:汽缸套的內徑小于100mm時,橢圓度應小于0.2mm;汽缸套的內徑大于100mm時,橢圓度應小于0.30m。汽缸套的最大限度橢圓度為3D/1000mm(D為缸套內徑)。對汽缸套的圓錐度要求是:汽缸套長度大于250mm時,圓錐度應小于0.025~0.5mm。在正常情況下,允許汽缸套的圓錐度為0.05mm,最大極限圓錐度不允許超過5D/1000mm。
2.汽缸套與活塞配合間隙檢驗
維修人員在裝配過程中,對汽缸與活塞之間配合間隙的測量是非常重要的。間隙過大或過小都會直接影響到柴油機運轉時的技術性能。若間隙過大,則會導致柴油機功率下降、壓縮力不足、起動困難等故障現象:間隙過小時,又會造成活塞和汽缸內壁拉傷或咬死等故障現象。因此,維修人員在裝配過程中一定要認真細致地進行測量。
目前,測量汽缸與活塞配合間隙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是塞尺和彈簧秤。其方法是:將汽缸內壁和活塞擦拭干凈,然后將不帶活塞環的活塞倒放在汽缸內(活塞裙部應放置在汽缸中、上部位置),并在活塞裙部承受側壓力的方向與汽缸內壁之間夾一個長為200mm左右、寬為12m左右的塞尺,厚度按各機型規定間隙值選取,然后用彈簧秤按各機型柴油機規定的拉力拉出為合適,如圖4-14所示。


在沒有彈簧秤的情況下,也可憑經驗用塞尺進行檢查,即按要求將塞尺和活塞放置在汽缸內,塞尺不動,用手推拉活塞,若活塞上、下移動時沒有過大的阻力,則塞尺的厚度就為汽缸與活塞的配合間隙值。